看完電影《古田軍號》,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,嘹亮的軍號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。影片從熟悉的土樓開始,客家人節慶時的舞龍場景喜氣洋洋,十分熱鬧,接著,出現在舞龍少年記憶中的爺爺,當年紅軍的小號手池有田,巧妙地將我們帶回了那段崢嶸歲月。
1928年,毛澤東率領的工農紅軍與朱德、陳毅率領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,改編為紅四軍,之后轉戰至閩西,開創了贛南、閩西革命根據地,他們在絕境中探索真理,開辟出一條無人走過的中國革命成功之路。影片生動地再現了那段非凡的歷程,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和偉大的毛主席是如何走出困境,堅定信念,確立領導思想,為革命成功的奠定了基礎。
我的姥姥家在福建省龍巖市,就是影片中提到的閩西革命老區根據地,而古田會議的召開地點,是我非常熟悉的古田會議紀念館,小時候我回老家,阿公總會帶我去那兒轉一轉,給我講講古田會議和毛主席的故事,阿公告訴我,古田是革命軍隊“鑄造軍魂”的圣地。
古田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。它確立了中國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,明確了發展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,《古田會議決議》和毛主席那句著名的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,在當時讓許多同志堅定了信念,看到了勝利的希望,中國工農紅軍“農村包圍城市,武裝奪取政權”的戰略思想開始萌芽,正是這星星之火,點亮了革命的燈塔,戰士們不畏艱險,艱苦奮戰,最終將勝利的紅色旌旗插遍了神州大地。
《古田軍號》這部影片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阿公為我講述的那段光輝歷史!革命事業的成功,離不開黨的領導和人民軍隊的力量。如今硝煙散盡,山河已無恙,但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,絕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為新中國成立付出的生命和鮮血。少年強則國強,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,我們要發揚與傳承這拼搏奉獻、永不放棄的革命精神,時刻準備著,建設和保衛我們的國家。
史家小學六年級17班 齊昊馳
內容來自公眾號“新教育”
用戶評論 (0)